寒武纪新高,科技股还能涨多少,期权如何布局?

作者:陈竑廷

 

 

在中国科技股估值重新定义后,港股带头获得外资冲击,南向资金也不断涌入,相比之下,内地的A股似乎就落后许多,今天两市成交量再度破2万亿,于是很多朋友也一直问,我大A还能不能补涨一波?

 

 

 

 

适逢人心浮动,顺水推舟,万恶的高盛在昨日报告中力挺A股,而依据主要是觉得A股跟港股估值偏差,使A股有补涨修复潜力。

 

 

但这有道理吗?

 

 

我们首先来看AH股溢价指数,所谓AH股溢价,是指同一家公司的A股(内地上市)与H股(香港上市)之间的价格差异。由于各种客观和主观神秘因素,通常A股价格会高于H股,形成溢价,但近期溢价不断下降,反应的是港股强于A股。

 

 

 

如果是相信数据统计,喜欢做回归交易的,那会认为这溢价已经偏差很多,应该回归,就像2024年10月那样,也是偏离过大后,快速回归修复。

 

 

但回归不代表A股会涨,也可能是一起跌,只是港股跌的更大,如此AH股溢价也是回归。

 

而我个人只喜欢做趋势交易,也信仰尾部,一个趋势一旦形成,有可能走出超乎想象的长,甚至塑造新的格局,我不太相信统计套利的做法,均值回归的理论是正确,但在金融交易上有缺点,有人性和资金的限制,你没有止损的依据,越相信统计就越不止损,非常害怕遇到黑天鹅,很容易变成猜对了结果,但死在路上。

 

 

相比猜测AH股均值回归,我们倒不如看看,内部资金是不是有信心继续往上推动,目前看起来有4个理由是正面的。

 

 

1.国内商品无行情

相比于去年,今年宏观上对行情的刺激消弱了,无论是通胀或经济衰退的炒作,力度都变弱许多,因此可以看到这几个月商品大都在横盘震荡,这会迫使商品资金开始往股市转移。

 

 

2.美股高位受阻

即使AI相关科技还是热点,但美国科技股已经在高位横盘许久,无法进一步的突破,反应资金对于美国科技股高估值的担忧,适逢中国科技股的估值故事出现,给了大家一个新理由去抱团。

 

 

3.债券吸引力下降

去年无敌的中国国债,即使央妈下场都挡不住它上涨,近期终于开始回调,而且回调幅度很大,这也能迫使一部分资金转向股市,虽然以中国经济来看,现在国债不可能形成熊市,但面对收益不高,还有短期大幅浮亏的可能性,国债已经不是小甜甜了。

 

 

 
4.科技可以脱离现实

近期股市生气勃勃,但中国经济并没有好转,也不太可能短时间就变好,去年那些你卖股票的理由,也都还在,但重点是科技股不需要现实,只需要梦想,科技股的估值一直都是最难估的,弹性很大,也因此最适合趋势交易,涨可以上天堂,跌也可以下地狱,尤其是中国科技股。

 

 

即使有以上这些主观理由,身为交易者,还是得客观,而客观的方式就是看K线,不论我们怎么想,如果市场不认同,那都没用。

 

 

熟悉我们交易风格的,肯定知道我们做多只会选最强,在目前分化行情下,主要就打科创50。

 

 

 

从科创50ETF的日周期K线来看,2月21日的长阳是突破高位区间,非常强的多头表态,上周在我们VIP群里也聊过,方向上肯定是积极偏多操作,但就看用什么策略,如何在攻击和防守中取得平衡,考验期权策略的使用。

 

 

再看期权的隐含波动率,如下图,橘色线是科创50平值期权这5天的隐含波动率变化,很明显,是变化最激烈的,科创50波动率的波动率也是最大的,且是随着行情上涨而升波,投机情绪有起来。

 

 

 

 

但不像我如此贪婪,稳健的你,还是有顾虑,担心假突破,担心行情突然反转,以A股的尿性,也不是不可能,尤其是特朗普这debuff的存在,可能一句话就完全逆转市场情绪。

 

 

适逢本周三ETF期权到期,如果你买科创50近月认购期权,以小博大,亏损有限,可以免除掉行情反转的恐惧,却同时获得一个新缺陷,那就是时间价值耗损,如果这几天就十字横盘,等周四或周五才出行情,但你买的期权可能在周三就归零了,倒在黎明前。

 

 

因此,我们可以换用一个攻守兼备的策略,也是我们常在期权重剑班深度讲解的策略:反比例认购,如下图,右下角是这策略的盈亏分析,可以发现,即使行情下跌,这策略亏损也很少,行情如果大涨,那获利很可观,如果伴随波动率上升,那盈利会起飞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如果你还是害怕追高,想埋伏补涨的指数,也可以试试创业板,如果你问我能不能拼大的,买深度虚值认购期权,以目前的行情气势来说,是有这潜力,从去年10月后我都不推荐买期权,但现在是有这机会,但要知道,抓大尾巴的成功率很低,要有全亏光的心理准备。

收藏